关于学龄前海外娃(4-6岁)的中文教育的一些事儿。

首先要说一句啊,O编辑我只是汉语语言学硕士,兼打油了几年对外汉语教育,并不是专家,所以有任何谬误,希望大家斧正。

首先对不是语言学的朋友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最重要的就是universal grammar, 著名的乔姆斯基老爷子的理论。 乔大爷阐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孩子在任何社会中都能通过互动学会其语言。 否则这个语言必然灭亡。

然后就是我原来论文研究的一个小方向,语言经济学。 这个方向简单来说就是用经济学的思路分析语言习得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供需平衡理论。 (supply demand curve)  ,它分为两个部分。

从供给方(说话者)来说,是想用最省力/最少的方式来表达尽可能多和准确的意思。这其中包括言语性内容和非言语性内容( verbal language and non verbal language)

而需求方(听者)来说,则需要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准确理解说话者想表达的意思。

当两者达到平衡点的时候就是有效沟通,否则就是无效沟通(包含没听懂和信息过载抓不住重点两种情况)

在没有中文语境中的家长往往抱怨孩子学不好中文,实际上是在陈述语言供需平衡破坏的状态。

例如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为什么不用中文,是因为无法理解供需成本问题,而单纯冲着人性用力(懒,不好好学习,就好玩什么的)。 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你可以压制一时的人性,但是长远看是必败的。 如果一个人,无论小孩大人,能很轻易的从A语言中获得远超B语言的有效信息(成本远低于B语言)那么B语言作为累赘,自然获取发展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这个都不是小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大片方言区在消亡就是因为无法跟上时代发展,从而被官话取代。

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家长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国内刚学英语时的枯燥。 这是因为英语一上来和中文对你的沟通成本是差很远的,你本来有初中的语文能力,突然让你退化成幼儿园水平。 你自然觉得枯燥无比。

为什么小孩学语言快。一个是因为乔大爷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一个就是小孩的起点成本低,对学龄前的娃来说,苹果和apple 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叫法,就像邻居家小孩即是Emma 又是小红一样的。 对他们来说,建立多套语言系统并不断试错是件自然的事情。

所以要让娃学好中文和英文(或者任意语言组合),一定要注意两个点:

  1. 独特性: 必须赋予目标一个娃感兴趣的独特性,而这个独特性是另外一个语言中没有的,具体设计因人而异。 这样对孩子来说,这个语言不是“我另一个都会的语言的一种翻译。”
  2. 人为制造需求,有需求就有动力。 (人工制造supply demand curve) 很多家长都抱怨。 为什么海外娃往往能听懂中文,却不愿意说或更愿意用所在国语言说。但再中文课上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因为在娃眼中,和你用那种语言沟通是最低成本方式,因为和其他人一样时,就不会出现和你说了的事情,需要再用所在国语言再解释一遍的麻烦。而中文课时,是人为创造了另一种语言需求环境。 因此自然选择了另一个最低成本的方式。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个人解决的方式就是浸润式模拟语境:

一.人工纯语言环境: 虽然我和媳妇都会说英文,但某个时间段内,家中所有成员必须用中文沟通,用英文的要受罚。   我丫头被罚两次后就熟悉了,对于只会英文的词,她也会主动的问中文的对应词。

二.同质随机性双语重复:这个要大家摸索娃的兴趣点。 我家里是丫头喜欢的节目,都有中英文两版的,无论是汪汪队,佩奇,海底小纵队等都是中英文配置。 在她玩玩具的时候随机播放,都不一定非要看,也不一定是中文和英文,久了以后,她会理解同样剧情下中英文的表达差异。 但这是一个成效极慢的过程,切勿操之过急。且不同娃兴趣爱好点不同,不能混用,更不能成家长给娃的兴趣。  

 三.  特殊互动理解。 丫头从4岁开始学认汉字。 我们就开始玩古诗猜字游戏,开始是五言,后来是七言,先让丫头挑出里面认识的字,然后父母轮流用表演的方式让对方猜(不是娃猜)娃不认识的字。 这是和王牌家族学的招,特别感谢沈腾老师。 丫头开始只是跟着傻乐。 但是记忆效果很好。 这虽然对父母要求较高。 但是语言是基于理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浸润式教学对语言习得非常重要。

虽然过程可以随机,但是总时间必须量化。 中文的入门门槛很高。 看这篇文章的大家都应有体会。 所以我认为真想让娃学好中文的家长必须确定一个“必须投入时间”并严格执行。 我家的目标是最低400小时/年,目标600小时/年。 剩下的是随机学习时间。 目标小时内,仅有目标语言能出现。 但不限形式,听说读写看电视随意。 (这是大概美国大学中文系的语言目标量)

但成效是明显的,丫头在4岁半左右认识50个字左右,6岁时差不多认识1000字左右。四五快读,1280字都读了4-5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完,下册过了一半左右。 能开始独立阅读一些入门中文书籍。 并对拼音有自己摸索的掌握(这个我其实没教,怕和英文混,但她通过观察自己摸了一些规律)。

我也需要特别强调,语言这个东西,如果没能浸润性建立自持学习能力,后面一旦所在国语言占据统治地位,学习成本一增加,后面中文的退化会非常明显。 表现就是跟不上了。 因此家长一定要确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态度。 不能只能靠周末那点中文学校起作用。

希望其他大神给与指点。 J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