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悟空,二郎神,牛魔王来看人心的完善过程(597M期末文章)

心,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形之中,不是物质,却实际存在。正如动物界的猿猴,“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其所务求者,亦在于一己之自由。而佛语曰:“心猿,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于是,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也直接将孙悟空叫做“心猿”。 因为“猿”即是“心”。

孙悟空从出生到修成正果的经历象征着人类修心得自由的道路,他的一切相关概念都是心的外化。孙悟空实际就是一种理想中心灵最完美的象征。

 

孙悟空无父无母,本只是山上一块顽石. 因受久了阳光雨露,日渐通灵,而产生的一个石猴。 非常符合“空”的状态。 也像人刚出生一样,心灵纯净。 后来这个石猴发现了水帘洞,做了猴王。后来猴王寻仙一路撞至门口,最先看到的十个字便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是为本,“斜月三星”则明显是一个象形的“心”字了。因此,这时候所谓的灵猿,是指每个人未经雕琢的本心。也是最质朴,最原始的赤子之心。而拜师之后,才有“孙悟空”这个名字。 则符合孩子在父母以及周围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开始有了自我价值,个人尊严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回中,菩提问悟空何姓,悟空言: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此时无性,并不是真的无性,更多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像一个23岁小孩,看似乖巧,但是只是没有能力去闹而已。

 

后来当孙悟空有能力以后,就开始闹龙宫,打地府,进而大闹天宫,其原由固然是:“玉帝轻贤”“这般渺视老孙!”第一次请他上天,只安排他做一个未入流的“弼马温”,他深感到自己这个“天生圣人(自我)”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个人的尊严受到了侮辱:“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活活的羞杀人!”于是打出南天门而去。第二次请他上天,虽然依着他给了个“齐天大圣”的空衔,却是“有官无禄”,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尊重,于是他“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反出天门。他说“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甚至说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些都是任性“放心”的体现,也正是“心猿”的表现。这些种种反叛经历更像一个56岁的不懂事的孩子在地上哭闹要糖吃。 这也许不符合大众的秩序,甚至会对秩序造成困挠, 但是这却是真性情,也是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天性自由,率性而为的顽童时代。在这个阶段上个人全部价值的实现完全依赖别人肯定的目光,而满足本我的需要就是行为的一切动力。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第一种心理系统形成于婴儿期,其特点是顺从人的本能冲动,是绝对自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习俗和教育的影响也逐步加深,于是人的本能欲望往往和社会道德、法律规定不相容,发现除了寻求快乐之外,还要能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得到快乐,反而要遭受痛苦。 毕竟这种真性情固然率真,却是与大众的秩序,行为,甚至道德规范有冲突的。 正如一个孩子在家中哭闹,扔东西他人可以放任, 但是在一个商店做出同样的事情就会被管束一样。 孙悟空在水帘洞(家)做什么,天宫只需要招抚, 但是当孙悟空在天宫进行破坏后逃回水帘洞后,则发动大兵围剿,不擒不休。这期间孙悟空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野性的,追求快乐的所产生的破坏力量。 而天界的佛、仙、道三界则代表了大众所认同的秩序,也许某一规则如玉皇大帝的十万天兵天将,观世音菩萨的惠岸行者并不能约束孙悟空充满野性的心,单是当这个冲突不断升级后,各种对秩序认同的有强者必然会出手维持秩序。而孙悟空业因此遇到了它的最强对手二郎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郎神和孙悟空非常类似,二者都不是秩序下的产物,孙悟空是石头所化(属于无)而二郎神则是仙女欲望的结果:“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 "Some years ago the Jade Emperor’s younger sister wanted to be mortal and came down to the lower world, where she married a Mr. Yang and gave birth to a son, who split the Peach Mountain open with his axe. ) 可以说二郎神由于自身的身世,并不完全认同与这个天界的秩序。 甚至为了自身的追求做出了自身的反抗(斧劈桃山)(split the Peach Mountain open with axe.)。并选择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听调不听宣”来表达自己对公共秩序的态度。但是他同样不认为彻底颠覆这个秩序是最佳的选择。因此,当得知孙悟空作乱的时候,他同意擒拿孙悟空也就不足为奇。 而且二郎神也充分抓住了孙悟空的心理弱点:水帘洞和群猴(对孙悟空的心来说就是对家和家人的依恋。) 在与孙悟空大战不知胜负的时候,主动变化法天象地的规模。以惊散孙悟空方的猴群, 从而导致了孙悟空的失败。 在此之后,二两神又充分利用了孙悟空的心慌产生的变化。穷追猛打,虽然孙悟空仍然施用小聪明试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变成二郎神的模样大闹灌江口(二郎神的家),但是二郎神不为所动,最后擒住孙悟空。这与其说是二郎神的能力大于孙悟空不如说是二郎神比孙悟空更成熟并能抓住孙悟空心得弱点。 也同时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和整个社会秩序对抗的。虽然孙悟空后来又踢翻八卦炉再次挣扎,但是仍然无法逃脱最终被“定心”——被压五行山的命运。 《西游记》虽然将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叫作“定心猿”,其实这个定的过程在二郎神之时就开始了。因为定心是受到失败磨炼后的一种反思,也是心真正成熟的开始。 而二郎神则是孙悟空第一次遭受的失败。至于后来唐僧行至五行山,收悟空为徒,同去西天,是为“心猿归正”。也只是进一步解释人的本心,虽然可以向善,但还是有着种种的“欲”。表现在孙悟空里,就是对于“齐天大圣”的向往,齐天,不如说是孙悟空的一种志向和对自由的向往。但是当他追求自由而不顾他人利益的时候, 这种追求是不能被周边所认同的。 正如二郎神所说的:“那泼妖,怎么称得起齐天之职?” ("What business has that loathsome fiend to call himself the equal of Heaven?") 而孙悟空被二郎神打败和压五行山下,实际是外界对于这种毫无控制的心欲的进行约束与限制的结果罢了。

 

西天取经,修心正果。取经对于唐僧是一种事业,但对孙悟空则是一个“心猿”修炼的过程。毕竟虽然心已回归正位,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自由,但是还是要历经磨难,学会在不同的逆境中奋斗才能最终成熟。对于大闹天宫时无往不胜的孙悟空来说,到了西天路上处处逢难,关关需求援更是一种磨练。毕竟本心一旦经过教化,虽然远离了“恶”的本质,但也肯定少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有责任,有压力,就必然有顾虑。每当唐僧在妖精手里,孙悟空就不能轻举妄动。他必须明白自己本领再大也不能左右所有的事情,必须明白一物降一物的道理,放低姿态,使用正确方法才可度过难关。然而也不可自身不做付出,一味依赖外界帮助。这就是孙悟空自己的种种努力,片片诚心。在不断的努力中虽历经磨难,依旧有积极的斗志,养心而不失本心,才能修成正果。牛魔王和火焰山, 则是他修炼最关键的一关。

 

正如土地神告诉孙悟空:“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中内,锻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火焰山之火,为悟空大闹天宫所产生的因果报应。可以说这个困难是因悟空的过去而生,解决这个难题对孙悟空是直面自己的过去。 而大战牛魔王,则不如说是与孙悟空在与自身做斗争以达到最后的成长。毕竟在成长过程中,人心最大的挑战/敌人就是自己。人的一生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的一次较量与比赛。只有战胜自我的过去,一切执著,才能真正走出自我,从而放射出内心自性的光明。牛魔王曾自封平天大圣,与自封齐天大圣的孙悟空结为兄弟,也有七十二变,武艺和孙悟空类似,就连兵器也是棍。书中说到牛魔王和孙悟空的打斗时, 作者曾用了一首诗来表示:“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趁清凉,熄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行满超生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 此处的“牛王本是心猿变”,就恰好点出两者的本源其实是相同的。火焰山时的混世大力牛魔王的心正如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的心,也是人心的自性。 人的自大、自傲皆跟这种自性有关,过于倔强的人会被称为“牛脾气”也是如此。这种自性也是人自己最难以收缚的。富有野性并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量。相比之下,火焰山时的孙悟空则已经成长到了近似当年二郎神的水平。这里说近似而不是达到是因为孙悟空仍然被牛魔王变做猪八戒的模样骗回芭蕉扇。这也说明孙悟空师兄弟间,心与能之间协调不默契,而让邪心有隙可用所造成的。  即使如此, 孙悟空并不需要独自奋战。 由于对于秩序的认同,孙悟空也得到了天庭和佛家这两个秩序维护者的得全力相助。而牛魔王在经过了孙悟空与猪八戒的通力合作,还有天地神佛十方护法天兵的大力围剿下,终于被彻底制服就不足为奇了。值得一提的是, 孙悟空获得最终胜利的方式和二郎神也完全相同:即在不能得到正面优势的时候, 主动打击对方心的弱点:对家和家人的依恋。(由猪八戒土地去攻打牛魔王喜爱的小妾的洞府)。并在随后的赌斗变化中获胜。但与前番二郎神与孙悟空一边倒追杀的结果相反,这次的变化则是以互相克制为主。也反映了内心自我斗争的激烈与矛盾。

 

表: 孙悟空,牛魔王,二郎神 变化斗争的状态

 

孙悟空 VS.二郎神

 牛魔王 VS. 孙悟空

麻雀

饿鹰 (win)

天鹅

海东青 (win)

大鹚老

大海鹤 (win)

黄鹰 (eat海东青)

乌凤 (eat黄鹰)

鱼鹰 (win

白鹤

丹凤

水蛇

灰鹤 (win)

香獐

饿虎

花鸨

二郎神 (win)

金钱豹 (bite饿虎)

狻猊 (bite金钱豹)

土地庙

二郎神 (win)

人熊 (hit狻猊)

赖象 (hit 人熊)

孙悟空 VS 二郎神

大白牛(原形)VS 孙悟空

 

 

孙悟空最后在众神协助下收服牛魔王,也是他的心最终战胜了自我,告别过去,并彻底完成了修身这个过程。如果说第一回石猴的出世,是心的出生,到第六十一回,心性的修炼因水火既济已经完全成功成。孙悟空用芭蕉扇熄灭的,不只是火焰山的火,更是熄灭了孙悟空闹天宫的火种所代表的那颗过去放任自流的心。火焰山之后,悟空修身已成,论能力,已经和二郎神不相上下。而且,这时候虽然他不再追求他的“欲”(齐天大圣),但他的心却得到了周围的认同。真正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齐天大圣。 过去的敌人如哪吒太子,也心悦诚服的称其为:“大圣,衣甲在身,不能为礼。” 也非常符合佛家的无求即得,求之不得的核心理念。 在此基础上, 孙悟空也选择了与特立独行的二郎神完全不同的道路:在收敛自身狂妄的心的同时并不与世隔绝,相反学会了用心去普渡众生,这也是所谓的佛性。同时保持了原本的恒心,坚持不懈,协助唐僧取经。因此孙悟空最后能比二郎神更进一步完成对心的成长和对最终自由的追求(成为斗战胜佛)。也是一种必然。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10 Responses to 从孙悟空,二郎神,牛魔王来看人心的完善过程(597M期末文章)

  1. ting说道:

    Who is your professor?

  2. 说道:

    太强大了,西游记分析到了这个程度 可以作为博士论文了

  3. Jiayu说道:

    哦米拖佛

  4. Xiangxi说道:

    孙XX,一个台湾人, 不会拼她的名字….

  5. Xiangxi说道:

    期末论文而已…. 博士论文还早.

  6. ..说道:

    I fule you…….那几句英文太囧了。。哈哈哈~~~ 支持一个,继续~!

  7. Liye说道:

    太牛了,你这个paper是英文写的,然后才翻译成中文的?这是门什么课呀,老外也看得懂西游记?

  8. Xiangxi说道:

    回田野, 那可是官方认同的翻译。。。

  9. Xiangxi说道:

    回zhang: 错,这是中文底稿,然后往英文翻。。。

  10. Liye说道:

    能不能把你的英文翻译也贴出来,让我们欣赏一下呀。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