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斯特方程军事应用的一些延伸讨论之二

 
现在信息化常常被人误解。 信息化不是一群人在同一个频道里乱喊(这个是老问题了,当年用步话机的时候一样是一群人在同一个频道里乱喊,比如说老山前线),有这种现象恰恰说明美军现在信息化程度显然还没有彻底完成,因为信息化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一群人在同一个频道里乱喊的问题(从反方面说明米国陆军似乎走的并非很快,当然这也受制于陆战的复杂性远高于海、空,陆地情况复杂,陆战单位又远多于海、空战,所以信息化的难度自然高N多倍)。所谓信息化实际上就有点类似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比如说数据自动交换什么,A单位观察的目标数据可以自动在B单位(当然还可以加上C、D、E、F。。。)那里显示,并且A单位甚至可以控制引导B单位的进攻(反过来也是如此)。最后就类似一只多头蛇,任何一个头发现目标都可以立刻发动所有头来攻击。 这个需要建立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军事交流系统,再用这个系统去摧毁一切。 这正是美军所擅长的,但是其弱点就是于容易被人钻空子, 战略上缺乏灵活性(战术上美军其实做得不错). 比如信息化,理论上可以做到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但是如果是大国间的战争,面临的是瞬息万变和超高强度的电子对抗,这种环境下的信息通畅,只怕…… 欺负伊拉克是可以的,换了强国就未必了。
 
况且,现今条件下信息化普及到步兵还早,现在能够建在连排之上已经不错。美军强行下放信息化系统,其复杂性直接导致了对士兵要求的提高和犯错率的提高。这种当单兵信息化系统这种复杂的玩意下放到基层,从学习到掌握周期有多长? 培训成本又有多高? 一旦熟练士兵阵亡,重新培训一名士兵的周期又有多长? 被拉入消耗战后,又能撑多久。 德国人闪电战无敌。 但是就是倒在了简单可靠数量三结合的苏军面前,不是么?大国交战,一旦烈度上去了。 伤亡一大,是美军容易青黄不接还是其他传统陆军国家?我认为,最简单的就是最复杂的。 简单,轻便,可靠,高效应该是武器最高标准。 而不是什么fancy的高科技。 高科技有用,应该是对敌人司令部,结合部的重点打击。
 
此外,忽视单兵能力而重视纯火力支援的结果就会像美军在阿富汗一样。 阿富汗的西方部队要求美军特种部队离开他们的防区,其原因是他们的战术过于依靠远程火力和空中支援,结果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反而引起了当地人的愤怒.。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伊拉克,虽然美国是输在政治上,但是它的军队,其实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从而对政治有所帮助的,但现在它的军队非但没有帮助政治,反而在扯后腿。 毕竟强大火力并非万能,它也会受到各种因素,如地形,气候,政治等等的影响,从而削弱它的效能。这在战场上是常有的事,美军围攻费卢杰,火力优势不可谓不强大,但还是束手束脚,费时不少,这就足以证明这种局限了。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减少这种局限性。 而优秀的步兵可以弥补强大火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这一点我是确信的。 遭遇也好,运动也好,一样是火力问题,谁能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起强大的火力打击,谁就会取得胜利。但是这个"强大的火力",在突发性战斗或近距离战斗的时候,往往是步兵火力而不是远程支援。
 
回到各国军事比上,感觉现在中国不怕全面战争,怕的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一点跟美国人正好相反,难怪互相顾忌了. 毕竟战争的方式不只一种, 当一方拥有强大的压倒性火力时,他的敌人不会傻到跟他玩正面集团对垒. 他会利用一切手段,来抵消,甚至是削弱火力优势,在特定的环境下,短距离突然性的交锋就会起到作用了.倒不是忽视强大火力的作用,而是这种力量不是万能的,应该有其他手段使它更为有效。现在美军也不是说崇尚特种作战而忽视常规作战,主要是步兵转型受重视程度不足,步兵武器选型一搞再搞,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临时替代性的6.8毫米弹系统等又因为经费问题不能落实(实际上美军骨子里还是觉得6.8有点陈旧,想一次到位来新的,又找不到合适的新东西)。所以才出现用M4这样的样子货凑数的问题。偏偏伊拉克又是典型的警察战争,美国人说反恐反恐都是借口,实质上还是为争夺世界霸权和利益,所以并没有真正为反恐做准备,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如以色列人那般)很好的应付警察战争的装备了。
 
然后说说系统和单元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相对的。 一个简单了,就必须要以另外一个复杂作为代偿。
 
就拿俄国来说,俄国倾向于专业化,干什么就只干什么,每个单元是简单了,但功能也单一,需要组合在一起使用,组合的单元多了系统也就复杂,再加上俄国人本来也就有系统复杂化的偏好(看看俄国的军衔和军种设置),结果就更加复杂了。最典型的是冷战高峰时期(70年代)的双方空中力量。 苏联专门分了空军和防空军,对飞机性能提出不同的要求,同一种要求的飞机也还分不同档次,比如说截击机里苏15和米格25的高低配(主战坦克都要搞两个型号,一个简单点的T72,一个复杂点的T64),空军的战斗轰炸机也是两样(苏17+米格27)。我们就拿截击作战来说,苏联截击作战是有分工的,米格25拦截速度最快、最高的,苏15拦截中间点的,再低的就给米格23去做,分工好细(美国F4差不多都要包圆),所以苏联战机机载设备都比较简单(因为任务单一),针对性强,空战基本上地面搜寻目标,然后把飞行员引导到交战空域,飞行员锁定目标发射导弹,然后回家睡觉。也就是说苏联人认为既然有雷达站(地面或者空中)可以搜索和引导攻击,飞机就没必要具备这个功能(当时连高档版的米格25此功能都有限)。这个结构想法是好的,但是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结构本身就无法运作了。美国则信奉one fits all, 一个单元往往都是多功能的,但是系统就可以简单一些。同样拿截击空战来说,美国人空战模式和苏联人没本质差别(也是主要靠雷达站指挥),但美国人基本上就一两个机型管全空域,所以性能要兼顾。而且美军指挥层次比苏联人的少(基本上防空司令部-联队-大队,苏联是防空军司令部/军区司令部-防空军-师-团-大队),也还要给飞机装上那套东西,为的就是万一和雷达站联系不畅可以自主空战(苏联飞机就不行,因为机载雷达缺乏搜索和分析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任何用兵思想都不能硬安,先想想是否合适再说。根据对手特点,或以万变应不变,或以不变应万变。 兵无常势,水无常型。 游击战和特种战取胜靠的是出人意外,而不是武器多强多强。突击队的步兵武器往往轻便有加,威力反倒不及正规军(M4本来就是为突击队设计的)。美军全军轻型化,特种化,单一化以后呢? 正因为美军崇尚小分队特种化作战。 所以有致命弱点:特种作战也有最大的敌人——人民战争,全民动员搜山,蓝博也是白给。现阶段条件下,中国容易打人民战争还是美国容易打?美国概念是one fits all。 结果只能是one fits none…. 因为处处兼顾等于处处不顾。 武器发展也是如此。不能强求每个放空炮都能打坦克。我认为。陆军重点高科技,全体重效率,而不是全军高科技才应该是陆军发展王道。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