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读书总结 — 从闪电战到大纵深:从苏德两国看装甲战术发展史

—  上次写的不够满意,于是重新编辑了一遍。 ^^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 孙子兵法


长时期内,欧洲各国大都奉行通过运动战歼灭敌主力的作战思想,但是由于一战期间大量防御型武器如机枪、铁丝网、战壕的出现,导致预先占领防御地带,依托防
御工事进行防御作战占有绝对优势。引起了各国对战争的长期化发展,国家之间互拼消耗的担忧和厌恶。 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希望之火 —
坦克,轰炸机等则又使得各国看到了通过速决战迅速地取得战争的胜利的希望,于是着眼于通过摧毁敌整个防御体系和国家战争潜力以图迅速解决战争的时代开始
了,这就是二战时代。可以说二战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也是一个新科技转换成生产力和战略战术的时代。以至于近7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战争模式仍然没有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飞机上了隐身涂料,坦克装了贫铀装甲而
已。。。当然,我这里不是废话二战以来科技发展史的,而是说一说二战期间由德国开创,而由苏联完善的装甲战术史。。

第一章:一切由德国开始

一战以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受到了极大的军事限制。 其中包括:

*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 海军员额限制在15,000员以下,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并不准拥有潜水艇。

* 不得组织空军。

* 不得进出口武器。

*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性征兵,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际上这样反而帮助了百废待兴的德国摆脱了过去庞大而臃肿的战斗方式,重新建立一支精锐化,职业化,高效化的军队。尤其是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
25年这条,使得大量的基层军官得以保留。而为了打擦边球所研制的武器如MG34/42通用机枪和88mm防空炮等都成为了盟军的噩梦。当然,凡尔赛条约
里的一些条款如坦克和潜艇,则被德国悄悄的绕过。
尤其是坦克,德国人对一战中吃过坦克的亏记忆深刻,虽然《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人拥有坦克,但无法禁止德国人在军事理论上对坦克战进行研究并通过其他方式
去实践。

尤其是在1922年,坦克战天才古德里安开始掌管德国陆军的汽车兵。他以一个德军总参谋部军官应有的审慎态度研
究了摩托化部队的技术和战术使用问题。他发现随着发动机功率的加大和坦克行驶速度的提高,坦克的战斗力显著增强。
从而意识到发动机控制陆、海、空的新时代已经开始。而这一切正好符合军队不断寻求提高军队机动力和作战行动速度的新手段。
尤其是马奇诺防线的出现,令德国人彻底对常规的步兵突击战术感到绝望。因此古德里安将坦克和航空兵的结合, 从而开创出一套崭新的战法——闪电战。


多人都是把德国的闪电战当作一个孤立的战术来看的。其实,任何国家的任何作战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闪电战的基础就是当年鲁登道夫一战后提出的总体战战
略。在鲁登道夫的总体战战略计划中,战争不仅仅是军队的问题,也是人民的责任,总体战需要民族整体的力量。 集中全力攻击。
以充分动员的国力压倒对手。而对于德国自身来说,由于资源相对匮乏,人口不算众多,那么取速决战,迅速解决一个方向的敌人,然后集中力量解决另一个。从而
避免重蹈一战中,陷入两线作战长期消耗之中。。在这种思路之下,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的闪电战战法并不是很多眼中的革命性的突破,而只是在普鲁士传统的利用军
队的高速机动,以切断敌方交通线为目标的包围性歼灭战的战争原则和军事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动为前提下德国人在战争工具的使用上有了一项极大的跃进。虽然
德国人的观念因为近代工业技术的革命性进步而获得了飞跃性突破,但其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

此外,我们还要明白,
闪电战分为广义/战略闪电战和狭义/战术闪电战两种。广义闪电战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了实现总体战战略,达到集中一切力量打倒敌人,
必须在战前就将全国的经济,军事,物质精神准备转入战时轨道。(德国在3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准备)此外,利用参与接邻地区的小规模战争,或者演习等名义集
结部队,采用不宣而战的方式,突然打击敌人。 以达到shock and awe
的效果。二战初期德国轻取法国就是如此。而我们这次讨论的重点:苏德战场上德国在初期占有绝对优势也是因为德国在入侵法国等一系列战争中,彻底的完成了战
争准备。虽然当时苏联也进行了战争动员,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巴巴罗萨开始前苏联上下无论对战争规模,烈度及物资消耗没有准确的思想准备。


狭义/战术闪电战则强调把兵力、兵器集中配置在一线,不留预备队,在第一击中,使出全力,利用空中战术轰炸,地面炮火支援,坦克突击突破敌防御中的一点,
然后突向敌纵深,目的是在敌纵深处合围敌重兵集团,打烂敌人整个防御体系,使敌放弃抵抗信心。因此在纵深发展胜利的过程中中,闪电战更加重视在纵深围歼敌
人有生力量,因此往往采用兵团的钳形攻势,通过在敌人纵深打围歼战,比如东线初期基辅战役等几个大规模围歼战就是如此。这个战术唯一的问题是虽然利用钳形
攻势可以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技术兵器,但是却耽误宝贵的时间,一旦对方有足够战略空间,可以在更深远的纵深组织防御。而被围歼敌人有生力量往往可以依托
坚固工事城市等困兽犹斗。这里特别提一下二战后期斯坦因也曾经在某些战役中尝试过闪电战和深度攻击相结合。但是那时候德国军队装备已经普遍较重,油料消耗
大,因此往往跑不过苏联被围困部队(通常是突击部队),其深度攻击反而造成了敌人经常从各个缝隙中溜掉的结果。但是其总体战术思路是没错的。


史证明,闪电战由于强调第一击的攻击,把实力集中在一线,进行第一击,而导致后劲不足,对于一个战略回旋余地有限的中等国土面积国家来说,闪电战会非常有
效。而对于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如苏联,闪电战的局限性表露无疑。
(如果苏联的领土只有欧洲部分,恐怕只要几个月斯大林就得打游击去了)德国在苏联虽然在初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等到苏联人从第一击打击中逐渐恢复过
来,德国兵力的集中配置在一线,不留预备队而导致后劲不足无法持续有效的突击的弊病就表现得非常明显。毕竟当外交、战术迷惑等手段营造的突然性优势不复存
在,外加上战线过长的时候,自身的补给能力有时候比敌人更可怕。因此,个人认为闪电战对于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距离中小国家是致命的。
但是对于战略纵深庞大的国家明显不适用。 当然,这个论调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
毕竟二战时期德国的对手除了苏联(美国距离太远,德国缺乏有效投送能力)以外,99%的对手都适用闪电战,可惜的是,唯一不适用的对手导致了其最终失败。

总结 德国战略发展过程:

德国:

总体战学说/国家战略机动防御学说  – 装甲先锋 – 迟滞/弹性防御/重点突破战术/闪电战 – 战斗群 – 火力旅/先锋指挥部 – 国民突击队(44年后德国防守方式)/精锐突击力量(阿登地区SS军团)

第二章,德国播种,苏联成材 — 闪电战到大纵深的转变。

虽然军事界经常把德国的闪电战和苏联的大纵深作为两个不同的战术类型。
实际上,苏联和德国的基础的战略概念一脉相承。鲁登道夫整体战概念也充分的被苏联战略家所意识。在总结了一战经验和当时的科技发展后苏联战略家普遍认为,
为了粉碎敌人庞大的集团军,必须连续实施一系列在时间上互相联系并能导致全线胜利的战役。最早对大纵深战役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特里安达菲洛夫。他提出,
为了夺取对敌人的全面胜利,必须实施一系列连续的突击,以打击敌人的所有兵力,打乱敌人的组织,使之无法继续进行顽强抵抗。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他将兵团和
部队的战斗队型分为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突击群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
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大纵深进攻的基本原则)


远在东线战争开始前,苏联就通过苏芬战争验证了大纵深理论的基本正确性并确定了大纵深突击作战的战争雏形: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
上突破其战术地幅;接着,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包括坦克、摩托化步兵等,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以尽快达成预定目
的。对坚固筑垒防御实施进攻时,军队要作深远的战役布势,纵深配备步兵部队和分队的战斗队形,将兵力兵器坚决的密集使用于突破地段。在突击敌人坚固的防御
时,航空兵的行动应在时间上尽最大可能同时进攻的军队靠近,以便后者能利用航空兵突击的成果迅速击溃敌人。同时,战争也证明了原始大纵深理论所存在的缺点
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实践证明,分别建立突击队和牵制队是不适宜的,因为这样划分会造成牵制队的军队消极等待突击集团获得战果。此外,苏军明确了将坦克分为
支援步兵的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妨碍对防御之敌同时实施猛烈的突击。

真正将大纵深作战理论转
化为战术基础的是前苏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所提倡的突破口理论。突破口理论包括:将进攻部分分为几个梯队,其中第一个梯队主要有步兵组成,在炮兵、航空兵火
力准备之后,在诸兵种协同突破敌人防线,扩大并巩固突破口,第二个梯队主要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主要任务是穿过突破口,并向纵深发展胜利。按照最
初的突破口理论,第一梯队是缺少装甲部队的,但是在第二世界大战中实践发现单独步兵往往缺乏足够的火力和防护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在实战中,用于打开突破
口的第一梯队也开始大量装备坦克自行火炮等装甲战斗车辆。实战还证明,当第一梯队突破突破口时,往往遭到敌人反冲击,封闭突破口,所以第二梯队仍然需付出
很大的代价来继续突破。因此,后期的突破口战术产生了两个分支理论。
一种是等突破口还没有完全突破,但是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时,就投入第二梯队,协助第一梯队完成突破,并发展胜利。第二种看法是就是要第一梯队完成突破之
后,拓展并巩固突破口之后,再投入完整的第二梯队装甲部队发展胜利(纯突破口理论)。由于在战争实践中何时投入发展胜利的第二梯队是获得胜利与否,战果大
小的关键,也是指挥官对战场战机把握能力的考验。所以第一种战术更多得得到使用。鉴于不是所有的指挥官都是天才,投入第二梯队的时机往往难以把握,所以,
苏联的进攻梯队往往不是两个,而是三个甚至更多的梯队。第一梯队负责在敌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后续梯队通过此缺口,向敌纵深突击,攻击敌人防御体系
的指挥中心、机场、后勤补给、交通线,从而破坏整个防御体系。在具体作战中,强调在便于坦克作战的地域,在狭窄的正面,集中远超过敌人的兵员、坦克、自行
火炮、火炮,在火力的优势的掩护下,造成突破,便于后续部队突击敌纵深。

在整合了突破口理论,追击理论和大纵深战斗的基
本原则,苏联早在战争之前就形成了完整大纵深作战进攻理论。完整大纵深进攻理论认为,要顺利实施大纵深战役,必须要解决两大任务:第一,用步兵、坦克、炮
兵和航空兵对敌人的整个战术纵深同时实施轰击,以摧毁敌人的防御;第二,用快速部队和空降兵的迅猛行动和航空兵的突击,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为了实
施突破,要求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各集团军纵深配置,建立强有力的冲击梯队、扩张战果梯队、预备队,以及航空兵和空降兵等。冲击梯队的主要
任务是突破敌人防御,当打开一个突破口后,必须将快速兵团迅速投入突破口,以摧毁敌人在整个战役纵深内的抵抗,并协同其他兵种全歼敌人。航空兵的任务就是
夺取制空权,掩护方面军的军队和后方,支援军队突破敌人防御和在战役纵深内追击敌人,攻击敌人的预备队,保障空降兵着陆,给军队空运补给和实施空中侦察。


于缺乏准备和战争经验,东线战争初期,苏联的大纵深进攻并没有空间发挥。
当然,其中主要是被德国全力的闪电战打得处于战略被动。而这个时候,朱可夫这个苏联对装甲战术有深刻的理解的天才发展了大纵深作战的防守部分 —
大纵深防御。简单来说,大纵深防御是在己方没有足够的反坦克火力和装甲力量的时候,用距离来代替防御,用空间来换取时间的一个方法。毕竟坦克集团每一次纵
深进攻,都会耗费大量的燃油,摩托小时弹药,只要坦克不是核动力,那么每一次经过周密的作战准备之后,进攻距离是有限度的。而将防御纵深扩大,那么对方一
次进攻难以突破防御,那么,战役就会陷入持久化之中,优势将随着时间向防御者转化。
(战例:库尔斯克会战)这里特别提一下。大纵深防御不止限于装甲战,蒋介石在抗战中采取的逐步抵抗,充分利用中国空间迟滞日军,甚至炸开花园口制造黄泛区
都是大纵深防御思想的变种。

在库尔斯克会战后期以及苏联的一系列反攻实战中,突破口战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诸如突
然性等要求。比如利用黎明,技术(朱可夫的探照灯战术)营造突然性,利用佯动,佯攻等牵制迷惑敌人,突破口往往选择在适于装甲突击的地段,往往集中大部分
兵力并在狭窄正面展开,航空兵炮火准备在战役发动时往往按照计划对突破地段进行火力准备,营造一种兵力火力压倒性的优势等等。而在纵深发展胜利的过程中,
与其像德国人重视在纵深围歼敌人有生力量,苏联人更加重视突破的深度。因为虽然利用钳形攻势在纵深围歼敌人有生力量可以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技术兵器(像
基辅战役等几个大规模围歼战)但是却耽误宝贵的时间,使得敌人可以在更深远的纵深组织防御。反而正好适应了大纵深防御的理想状态。况且处于包围圈中的敌人
有生力量往往可以依托坚固工事城市等困兽犹斗。而深度攻击,则突入深度尽可能的远,而敌人诸兵团由于没有了后勤,指挥等支援,后路又被切断,所以不得不迅
速撤退。在这种攻击方式下,进攻方与往往会和对手进行赛跑,而利用兵力优势,以不断的集群,选择突破口,利用车轮攻势,实施一系列连续的战役来消灭敌人成
为了苏联二战后期的一个明显特点。

这里面特别提一下,连续战役的理论的实质就是在实施头一个战役的过程中就考虑并准备下
一个战役,以防止供应中断和运输堵塞,达成战斗行动的连续性,不给敌人以变更部署和组织战斗的时间。连续战役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后勤工作是否跟得上。根据这
个理论,苏联建立了各方面军,它们被认为是一个战略单位,遂行统帅部赋予的任务。统辖一个战区内的军队,并能够为了解决一个总战略任务而在几个作战方向上
实施进攻。其上司集团军司令员只需要选择战略主要突击方向。细节如战役企图、敌军集团防御性质和集团编程、地形条件、己方军队状况和能力等都交给方面军司
令员去解决。

至于具体战术布置,苏联人则学习了对手德国人的方式,把每一次进攻都变成小规模的闪电战:以冲击的炮火准备
和航空炮火准备作为突击开始。以火力压制、破坏敌人军队的指挥和协同,保障建立通向敌人战术地幅全纵深的缺口,以及阻止敌人预备队开进。突然实施火力突击
是达到有效杀伤敌人的重要手段。在苏德战争中,德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所遭到的最大损失,就是由于苏军的炮火和迫击炮的首次急袭射击造成的。尽量缩短火
力准备与步兵、坦克开始突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达成突破的重要条件。一旦在敌人的防御中撕开了一个突破口,快速集群就应该迅速进入突破口,扩大胜利。此
时,炮兵主要是压制敌人炮兵和预备队,特别是敌人的防坦克配系对快速集群的进攻所造成的障碍;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压制和消灭敌人所剩的重要目标,彻底摧毁
敌人的防御体系。

在这个思想体系下,苏联还制定了大编队标准操作章程,其标准快速集群的队形守则如下:步兵师先遣支队和
侦察机关在前,随后是运动保障队,再往后是先遣大队,最后是主力。分两路开进,并分成两个梯队。这样就可以便于战
斗过程中部队的指挥和机动,最好的发挥快速集群的威力,迅速完成对敌防御的战术地幅的突破。一旦敌人退却,部队则快速插入退却之敌的后侧并实施合围,分割
并歼灭或俘虏敌军集团。力求阻止敌军有组织的退却,在敌到达新的防御地区并与从纵深开来的预备队会合之前予以围歼。进行追击的队型是在战役防御纵深进攻的
队形,快速集团在前方。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具有行动迅速的特点,因而是实施追击的主要力量。   

由此可见,苏联后期的装甲战争方式明显更符合装甲战争的需要。 也为其战胜德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章:硝烟散尽 — 二战后的矛与盾。

在战后,苏联为了谋求对北约的战略优势,将突破口战术发展成大纵深战略,即强调在宽大的正面上,实施多点(多个窄正面)突破造成敌人防线的崩溃,同时,快速向敌人纵深插入,切断敌人补给,占领交通枢纽政治中心,夺取机场,摧毁指挥通讯中心等。


核时代,集结在一起的兵力往往是个巨大的目标,很容易遭到敌人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所以,集结在一起的部队往往分的很散,比如,按照苏联战斗条例来说,
一个坦克师集结地域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公里。这样一枚小当量核弹,不能同时消灭两个坦克营。开进过程中展开,快速接敌,集中攻击突破得手之后马上散
开,从宏观上来看,就是分散-集中-
分散,集中攻击的过程尽可能短,尽快的与敌人胶合在一起以防止敌人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这就是著名的运动进攻战术。当然这需要很高的指挥技巧,较高的部
队素质和控制部队的能力。总体来说,核武器的应用是增加了大纵深坦克作战的优势,因为,突破敌人的防线不在需要周密的计划,付出相当大的牺牲,一颗核弹就
可解决问题。而且,坦克可以在核爆后几分钟就可向爆心发动冲击,这是其他武器所不具备的(这也是
T-72装备铅衬层的原因,可吸收中子流),这对于进攻方极为有利。而当这一切以数个集团军前后配置大规模出现的时候,大纵深作战的最终形式,机械化波动
进攻也就形成了。

为了平衡苏联的装甲优势,抑制大纵深突击,与苏联交恶的各国纷纷提出了符合自己的作战理论。

60,
70年代,中苏交恶后,中国面对苏联边境陈兵百万,华北,东北,西北面临苏联的坦克优势的状态下。中国采用了用大纵深防御应对大纵深进攻的方式。其中包括
强调人民战争,军事上采用诱敌深入,扩大防御纵深,发动游击战争等方式。其特点就是将主力配置与纵深。等到敌人大纵深进攻突破防御前沿,向纵深发展,利用
地形不断的消耗其进攻能量,等到了进攻顶点之后。利用落后在敌人突击部队后方的部队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而同时布置在纵深的部队主力部队发动反击(但是需要
几百公里的纵深)。这里特别提一下,由于中国轻步兵在历次战争中经常使用穿插战术,并可以渗透敌人防线之后切断分割敌军,从敌人的侧后发动攻击的特点,外
加中国国土幅员辽阔,黄河以南地域不符合坦克兵团作战条件,中国战略制定是非常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


苏联的直接对手,美国则意识到了,所有的坦克纵深突击战术,都会受到坦克机动距离的限制,坦克集群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援才能持续进攻。保持快速的进攻速度,
由于后勤的补给难以跟上,所以每一次接受补充支援后,加以攻击的距离是有限的(当然,如果采用战斗箱一类的队形,也许可以随队提供一定的支援,但是这种支
援是有限的,比如二战北非战场的隆美尔、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都采取过类似队形)。所以,机械化波动作战的每个集群在初期高速前进一定距离后,都将产生一
个停顿的过程,这将是防御方反击的最佳时机。况且只要有足够的后勤情报可轻而易举推算出这个距离,这个被称为致命的停顿或者进攻顶点(估计美国人是从克劳
塞韦茨的战争论抄来的),如果在致命的停顿达到前防守方地面部队能尽可能的迟滞敌人进攻,而战略空军不断打击敌人纵深,战术空军进行遮断敌人后续梯队,并
且其反击可抑制敌人的进攻,那么战局将会陷入一个僵持的阶段,如果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优势将向着防御一方发展。当然,如果不能抑制敌人进攻,等到敌人再
次发起攻击,这将是防御方的噩梦。可以说,致命的停顿这个战争主动权易手的转折点。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美国提出新的作战理论—空地一体战。空地一体战
说白了,就是发挥空中部队的优势,对敌人进行全纵深的火力打击。在战术上,通过利用地面部队阻滞(请注意不是歼灭,而是阻滞,降低苏联装甲洪流的前进速
度)敌人第一梯队前进,通过战术空军遮断对方后续梯队与后勤保障(所以美国战术空军特别重视遮断战术的运用)。


以说空地一体战就是为了应对大纵深而来,如果说大纵深是一种强调进攻的战略战术的话,那么空地一体战就是一种相对来说强调防御的战略战术当然,
空地一体战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表现了其攻击性。典型的是地面部队孤军深入,实际上是依赖空中打击力量,一旦地面部队遭到打击,就地转为防御,由空中力量收
拾敌人。为此苏联为了针对于空地一体战友提出了快速集群的概念,就是在第一梯队在突破口取得进展时,投入快速集群,向敌人机场,远程打击兵器推进。而美国
则第二次修订了空地一体战,强调机动防御。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空地一体战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地面部队是否能够挡住敌人的装甲优势。所以北约军队的
地面部队由于更加重视防御。所以,他们的装备更重一些,地形的适应能力差一些,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地形战术机动性是非常好的。而苏联是处于进攻状态,并向敌
人纵深推进。因此其装备必须适应更多的地形,前进更远的距离。所以,其装备的战略机动性要更好一些。 这些可以从各国的坦克的发展看出来:苏联的T系
列是一种进攻性的坦克,完全是为了实现大纵深作战而开发出来的,比如车体较轻,战略机动性好(重量轻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而在大纵深的高速大纵深突击中,
后勤补给几乎可以说是一场灾难,所以尽可能的减少燃料消耗是必需的),重视前装甲以适应野战,重视火炮威力(比如口径要比北约的大5-10,但是威力实际
上增大有限,但是主要是因为弹药的缘故)。而同时期的美德坦克则是为了在地面上挡住苏联人的进攻而走了一条以质带量的路子。美德坦克是一种防御性的坦克,
就是全面重视火力-防护-机动,牺牲重量和战略机动性,以反坦克为主要任务(个人认为已经走入了坦克发展误区)。

未来战斗趋势。


论大纵深作战还是空体一体战斗都包括要求快速纵队进行纵深突击的部分,但是其最大问题,对于对于坚固设防和城市这种易于隐藏兵力与地形复杂的地区,时至今
日仍然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传统上各国都采取能绕开得绕开,能冲过的冲过,不能绕开的,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一切都留给后续部队的方式。毕竟快速纵队强调的是
速度,是突击纵深,只有更快更远才能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但是,今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不断的扩展,现在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而且城市往往
是经济政治中枢,是交通枢纽,往往控制着几条乃至十几条重要铁路公路。而且城市是部队最好的补给基地,也是部队隐蔽集结,优良的进攻阵地。对于火力占有优
势的敌人,城市复杂的地形,大量的平民往往将火力优势削弱同一层次。所以,必须重视城市战,不但重视城市的防御战斗,还要重视城市的进攻战斗。建立一支专
业的城市作战部队,研制专业的城市作战兵器,建立包括城市进攻,城市反游击,救助,安抚,甄别难民等一整套城市作战理论是作战的必然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我对SS兄成立架空城市作战机械化师非常感兴趣的原因。。。)

总结 苏联战略发展过程:

苏联:

总体战学说/国家战略机动防御学说 – 人海/突破口战术理论 – 宽大战线/大纵深进攻/口袋防御/纵深防御 – 大编队标准操作 – 优先突破/运动进攻 – 机械化波动

美国:

火力集中 – 优势火力 – 迟滞/机动防御/支撑学说/全能支撑点 – 团级战斗 – 混编防御/机械化进攻- 空地一体化作战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1 Responses to O读书总结 — 从闪电战到大纵深:从苏德两国看装甲战术发展史

  1. 说道:

    恩,这次改版后条理清晰多了,可以叫做对坦克集群闪电战的研究了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