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硝烟散尽II》看政委一职在共军内部重要性的变动。

 

前言:之所以用共军是因为硝烟散尽II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1932到1945,这里面分别有红军以及类红军(由共产党和其它武装势力合作,比如陈卅的救国军),八路军,以及内战开始前的解放军。因此统称共军比较合适。 😛

对军事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对政委这个共产党军队特有的职务并不陌生。政委职务和制度始创于苏联红军。由于苏联红军最早的军官是由沙皇时代的叛变军官“改造”过来的,其中很多人的对苏共的忠心是值得怀疑的,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苏联红军初期有成建制叛变情况出现)。 因此,苏共为了控制军队,经常安排一名“忠心”的政委“指导”军官的思想工作。从而达到苏共控制军队,进行“党指挥枪”的制度转变。(党指挥枪的主要办法是实行双重领导,每一级,在军事长官外另设一名党代表,即政治委员。军事长官管枪,政委管人。管人比管枪更有根本性,因为枪是由人掌管的。党并不是直接指挥枪,而是通过对连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挥,通过指挥人的思想而指挥枪。) 由于政委掌握思想,并有最终决定权(当时),因此成功保证了苏共对于军队的控制。 并为其后对白军的胜利以及对白军的改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此之后,“双长制” (行政首长和政委平级)也被其它共产党军队广泛采用。 中共也不例外。 从小说《硝烟散尽II》中,陈卅和他三个政委(宋玉昆, 郭仲良,丁道恒)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对政委一职在中共军队的职责,位置,以及角色转换略窥一二。

I.        宋玉昆

宋玉昆成为陈卅的第一个政委是必然的,由于救国军起兵并不是共产党领导,军事主官陈卅是胡子(土匪)出身,而主力也是前东北军的兵痞如郑东贵,江永等,那么如何暗中掌握这支部队的思想方向,就需要一个政治经验丰富,并对党绝对忠诚的资深党员来成为政委。 而宋玉昆符合以上所有条件。 当然宋玉昆有其固有缺点如所作所为僵化,不懂变通,政治斗争方面心胸过于狭窄,不能容人但又十分理想化书生气,以致于屡次被小人(如韩柏)利用。 但是综合来看宋玉昆论人品,论党性都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其行为也的确也不是为了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陈卅在后来就是受了那么多委屈后仍对宋玉昆给与信任。 而凤凰死后,抚慰陈卅的任务没给丁道恒而给宋玉昆也是如此。

很多朋友都会对硝烟散尽II 前部分末的宋玉昆很不齿。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事态发生的一个必然。 宋玉昆这种书生类型的政委最缺乏的就是军事才能。而在战争年代凭能力说话是军队的通病。 由于陈卅天才般的军事才能,使得宋玉昆这个党代表在军队中的威信十分低(这点他不如保定陆军学院毕业的郭仲良)。而其党性又使得他急于掌握军队。 在这种心态不稳的情况下,宋玉昆被韩柏利用几乎是一种必然。 既然军事上搞不过陈大胆,那么就用政治手段搞掉军事主官是当时共产党军队初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回到国际军事界,在列宁时代,苏联军队的实际领导者是红军总政委托洛茨基。 而托洛茨基的目的就是想建立一支“纯政委”组成的军队。当然随着他本人政治斗争的失败,这个计划也永远无法实现。但是政委权利比军事主官高,拥有最终决定权甚至同级军事主官的生杀大权也是哪个时代红军的一大特点。 从历史来看,在苏联斯大林时代,尤其是“大清洗”到斯大林格勒会战前这段时间,政治委员的权利非常的大。没有政委(正确地说是斯大林)的同意,任何命令都不被允许执行。政委可以指控同级别的指挥官犯有“反革命罪”。即使在苏德战争头几个月,政委也有权撤销军事命令。

但是这个制度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最初的政委缺乏军事能力,却又经常用手中权力整肃有专业能力军事主官,(比较著名的例子是斯大林格勒会战时赫鲁晓夫身兼2个方面军的政委,在拉帮结派,排除异己等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这种斗争的结果肯定是极大降低了部队战斗力并造成军队内部不和,甚至有部分部队反叛或者延误战机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出现(如硝烟散尽II上部的末尾)。 八路军军史上比较著名的常德善事件就是如此:1942年五一大扫荡期间, 据可靠情报,日军有重点合击河间、肃宁、饶阳、献县边界地区的迹象,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主张当夜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子牙河东去。对与常德善的正确决定,王远音政委持反对意见,并行使“政委最后决定权”,结果导致千余人的队伍全军覆没,司令员和政委也双双牺牲。

由于血淋淋的事实,中国和苏联都先后认识到了战场打仗“政委最后决定权”的弊端。 因此在二战中期, 无论是苏共还是中共,都撤销了撤消了这一制度。 并开始大量任用有军事才能的人员担任政委。

在这种背景下,宋玉昆被解除救国军政委,并派去地方工作就丝毫不稀奇了。

 
II。郭仲良

从硝烟散尽II上部的参谋长,到下部的政委的转换,郭仲良可以说是一个必然。 在《硝II》上部,救国军刚成立的时候,郭仲良还是一个刚从军校出来的毛头小子,虽然有一定的正规军训练以及坚定的党性。 其阅历成为了他和陈卅之间的最大不同,这点上陈卅在和许德珩书记见面的时候就说得很明白“老郭啊,要论气量和胆量,你和这位许先生差的太远了。”当然,郭仲良对此也很明白,因此他“红着脸不敢分辨”。 

幸运的是,战火是促成郭从士兵到军人转变的催化剂,在一次次生死较量以及陈卅的言传身教中,郭迅速成长。 当救国军从游击队转变成为建制部队,而宋玉昆因为不能符合要求离开之时,郭仲良由于其军事(参谋长位置的锻炼)和政治能力(优秀共产党员)自然成为了政委的不二之选。 如果说陈卅在救国军/老八团是奇,负责军队的火力;那么郭仲良就是正,负责着这支军队火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郭仲良是军校出身,其自身对军事的了解以及对陈卅才能的肯定,也使得他不会在军务方面对陈卅有过多干涉,而且其往往还能发挥参谋长/代理军事主官的功效。 (这点上丁道恒完全比不上郭)

此外,由宋至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委实权的减少。 宋玉昆还能用政委最终决定权剥夺陈卅的指挥权。 而郭的时候政委已经只是能在军事上就只有否定权,而没有决定权了。其实在郭在《硝II上》里当参谋长去北京的时候就有显现,不过当时陈卅是军长,郭是参谋长是上下级关系不明显。而在《硝II下》中郭只是为陈卅命令进行修正,即便某些时候争论不下,也是以军事长官的意见执行,而是在保留意见的情况下附署命令而已。 这样就保证了部队不会因军事主官和政委不和导致战斗力减弱的情况出现。 这里面注意,一般的争论,在政委否决后,会提交上级进行裁决。 但是硝II里经常出现在无法联系上级,或者是来不及联系的情况,(比如说绕黄河故道从河北进入山东)郭会出现保留意见但附署命令,并坚决执行的情况。而在生活方面,郭承担了比陈卅多的多的责任。 也给了陈卅军事才能发挥的空间。 这也符合军队里一贯的“X长(军事长官)是爹,政委是妈”的传统。 而从书中表现来看,老八团换八路军待国民党军徽一事则能看出郭杰出的政工水平。 “不管穿啥衣裳,咱还是人民军队,还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兵”这句话绝对不会是郑东贵自己发明的,很有可能是郭仲良的杰作。

这里特别提一下,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军,政委和指挥官是可以互换的。一个政委的军事才能出众可以被提拔为指挥官,而指挥官够“忠心”的话也可以被任命为政委。这些调动在苏军基层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共军的“双首长”制度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 举个例子,一个团级单位,够格的干部就有政委、团长、团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一旦有交火,只留一个在司令部,其余的人都可以下到营级司令部现场指挥,而且在主要首长不能指挥的情况下可以随时代替。单一首长制度下营长领一个营,而双首长是团首长领一个营(但不干涉营作战起到协调监督作用),单就指挥能力相比就高很多。 而且一旦两方中一个无法联系,指挥系统仍可以稳定工作。 硝II里说得就很清楚,陈卅被韩柏扣留后,郭仲良迅速接管了指挥权。 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郭和“路西肃托”。 凤凰,柱子,杨雨等人都是在路西肃托里被杀害的。 其实这个严重说来是军纪不清。 路西地委是地方部队指挥,应该隶属于战区,位置在主力部队陈卅之下。(一向是地方部队辅助主力部队) 根据军政分开原则,就是陈卅有错应被撤换,也不应该由地方主派军事长官(如韩柏),而是应由郭接任。而且老八团属于主力建制,即使有问题也不应该由地方解决而是应该由政委呈报上级军事单位(师,旅级建制)进行解决。 这也是为啥罗政委质问的时候王鹤平无法回答的原因。 毕竟政委有责任监督其部队的“政治正确性”,假如其部队有“政治不正确”即使是该部的指挥官,政委必须予以举报(政委无权任免军官,但可向上级检举)。政委也负责维持军队的纪律,假如军队崩溃政委将是第一个被追究责任的。如果任何一个地区都能搞像路西肃托一样的东西,安插自己的长官,共军早军阀化了。可惜的是郭在没能阻止事件前就牺牲了。

郭最后的牺牲是一种意外,虽然完成了自己马革裹尸血洒沙场的志愿,但是对陈卅,对老八团都是一种无可估量的损失。如果他没有牺牲,那么路西肃托也肯定被制止。其他几位烈士也不会被冤死。 在陈卅后来的回忆中,与凤凰,柱子,郭政委等人一起在东北的爬犁是他永不磨灭的记忆。 从这点来看,郭作为政委的职务是宋,丁两人永远无法企及的。 郭仲良,老八团永远的政委。。。

 
III。丁道恒

如果说宋玉昆和郭仲良都是性格鲜明的政委。丁道恒就可以用萧规曹随来形容了。毕竟,论资历,论才能,丁和郭都差了很大一个距离。 (虽然丁也是从参谋长到政委升上来的).唯一可以值得称赞的是,丁是一个合格的政委,并且起到了一个政委能起到的作用。 如果说郭是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双面手,丁则在政治主管方面能达到合格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和陈卅一起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在二战末期,无论是苏联红军还是八路军/解放军都已经开始进入了正规化,军团化。而政委一职也显现出了特点。 相比起前期,苏德战争/抗日战争后期政委的权利被大大的限制了,其作用基本上是作宣传,维持纪律,负责士兵的福利和“思想教育”工作,并不特别干预军事命令。但是这并不减少政委和军事长官的级别关系。 比如说历史上彭雪峰率领的新四军第六支队和黄克城带领的八路军第2纵队合并,成立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峰任司令,黄克城任政委。后来两支部队再次分开,彭雪峰和黄克城分别成为新四军四师和三师师长兼政委。说黄克城就大于彭雪峰的话显然并非如此,他们之间更近似一种平行关系。

而具体到事物上,同级政委和X长,究竟谁是NO.1,是有具体的任命的,就是看谁是所在党委的一把手。本单位制定作战方案时,由NO.1拍板负责。(这里肯定是陈卅)军事方面的事情,军事首长有独立的权限(尤其是在作战方案的实施上),不受同级政委节制(即使军事首长不是党委的NO.1)。这个特点在进入解放战争后尤为明显,以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为例。林彪是野战军司令兼政委,罗荣桓是野战军副司令兼副政委,谭政是政治部主任。后由于林彪在辽沈战役期间执行南下打锦州不坚决,中央撤了林彪的政委职务,罗荣桓升任政委,但在排名时依然是林、罗、刘。

而随着解放战争的开始,政委有了新的作用,就是弥补军事首领的政治能力。比如新占一个地区,作为搞政治的,能很快对该地进行政治治理,减少军事对社会的过分压制。 相当于给新战区派了一个政治首长。 最典型的例子是陈毅。

回到历史,单说中共军队在 30 年代到解放阶段,政委制度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表面上看来是分掉了主将的一部分权力,但实际上由于主将少了那么一点点自主,中央对下属的信任程度远超过国民党军。最典型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在延安被胡宗南围得团团转的时候,还很放心的由得手下将领拥兵自重。要知道当年在荥阳、成皋,的汉军和韩信的齐军实力相当,刘邦就已经吓的快神经质了;三大战役的时候哪个野战军实力都能和中央相比,尤其是林彪部犹为强大,而代表中央的毛泽东还能跟没事人似的。 这就是党指挥枪的威力。 而中共历史上极少成建制叛变或者投降,也是政委双长制不可磨灭的功绩。 而由于赫鲁晓夫在历史上的恶劣影响,苏联则走上了取消政委的道路。朱可夫曾以严重削弱军事长官的权威性为理由2次在苏军中推行单一首长制. 而51年后苏联也的确是单一首长制度。 这也直接导致了苏共对军队控制的减弱。 苏联解体时候苏军没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也是因为如此。

最后总结一下政委制度:

政治委员,简称政委,政治委员通常在团、旅、师、独立支队及相当机关设立政治委员(连队叫指导员,营级叫教导员,只有团级以上才叫政委。),政治委员主要负责处理党的主要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职位,目的是确保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委员与同级的司令员或指挥员同为同级首长,实行的是双长制。所以,政治委员与指挥员或司令员拥有双同的权力,政治委员与指挥员等互相制衡,但根据党领导一切的中国特有国情下,政治委员通常比司令员或指挥员行政方面高半级。但是军事方面低半级。因此,政委与军事长官总体是平行关系,军事长官主抓正常军事决策,政委制约军事长官。政委可以对军事长官的决策持保留意见并向上级反映,但不能直接干涉军事长官决策。此外,政委是可以兼任的,实际后期都是兼任,兼任的时候,实际就等于没有政委。其职责是政治部主任代管。(很多人错误认为政委是主管政治工作的,这种看法不对。政委的全称是政治委员,代表党来监督部队,政治部主任是另一职务,政治部是团以上机关(包括团)的一个机构,与司令部、后勤部并行但分工不同,其领导为政治部主任(司令部领导为参谋长、后勤部领导为后勤部主任),政治部下属宣传、保卫、组织等部门。政委是团以上单位(包括团)的政治主官,同一机关内,政委是政治部主任的直接领导。)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2003

第五十八条 政治委员在工作中应与军事主官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提交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或请示上级解决;紧急情况下,属于军事工作方面的问题由军事主官决定,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由政治委员决定,但都必须对党的委员会和上级负责,事后报告,接受检查。

第六十二条 政治教导员与本单位军事主官在工作中的关系,参照本条例第五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六条 政治指导员与本单位军事主官在工作中的关系,参照本条例第五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1 Responses to 由《硝烟散尽II》看政委一职在共军内部重要性的变动。

  1. 说道:

    写得好

留下评论